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材料,完成...

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家是生态文明的鼻祖。……老子和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正是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摘自国家林业局网站《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

材料二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近代自然科学需要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分析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对于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种思维方法也易于导致割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自曹明德《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用“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摘自李景源等《论生态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道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念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思想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根源在公元前5世纪、14—17世纪及17—18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表现及其对人类自身的解放作用。

(3)材料三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与材料二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核心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影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思想根源: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表现及其作用:①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②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③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3)变化:从解放人类自身、确立人类的中心地位转变为关注未来与关注生活的环境(从自身到全球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解析】(1)核心理念:根据“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影响:根据“人类应当尊崇自然” 结合所学得出:道家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思想根源:根据“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得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表现及其作用:根据“公元前5世纪、14—17世纪及17—18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表现及其对人类自身的解放作用”,联系所学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进行回答。 (3)变化:根据“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并与材料二进行比较得出:从解放人类自身、确立人类的中心地位转变为关注未来与关注生活的环境(从自身到全球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查看答案

温家宝曾提出,中国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

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实施希望工程

 

查看答案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

B. 诗画合一

C. 情景合一

D. 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同盟会之主张,创立民国后,则继之以平均地权,倘能达此目的,则社会问题已解决过半矣。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这里的井田之遗意应指

A. 实行土地私有    B. 实行土地国有

C. 实行集体耕作    D. 实行个体耕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