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之万物孕育于中华之文明。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将国家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看作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一般的民族国家就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人而言,过去——遥远的过去而非近现代的过去,与现在是如此的息息相关而又意义重大

——微信公众号花音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作者理解的关于中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批驳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楚。)

 

提炼并批驳作者观点:作者认为中国人不将中国看作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是文明国家。作者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去阐述中国人对国家的认识,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作为民族国家而存在的一系列史实,是片面的。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是民族国家也是文明国家。 论证: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秦汉以来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强盛的中华帝国,我们是”汉人”,”唐人”;近代以来,面临着外来侵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强了。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包括先进的政治文明和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和四大发明等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且影响到周边的众多国家,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对各国影响重大。 总之,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既是文明国家更是民族国家,不但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而且我们更是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虽然我们经历了百年屈辱,但是我们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根据“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将国家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看作文明国家”提炼出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中国人不将中国看作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是文明国家。然后对作者观点进行批驳:作者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去阐述中国人对国家的认识,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作为民族国家而存在的一系列史实,是片面的。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是民族国家也是文明国家。最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证,从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说明中国是文明国家;从中国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说明中国更是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认为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的论述,曾经出现在不同时期。比如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后,出现过经济全球化“高峰期”已过的判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全球资本主义模式存在根本缺陷,国家干预的发展模式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他们认为全球化时代已失去。有的西方学者最近宣称,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其论据是:美国领导人的更迭;英国退出欧盟……与此同时,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危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

我国的学者并不认为全球化趋势已停止,而认为经济全球化当前处于深度调整期,出现了“新常态”。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欧洲难民潮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现象。经济全球化遭遇到国内保护主义上升、民族主义抬头、宗教冲突与地缘政治危机扩大等挑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整合速度放慢,甚至局部倒退,这些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失衡发展的反映,同时也有发达国家侦测失误造成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管理决策失误较集中体现于中东地区。

——摘编自王勇等《“全球化”并未结束正进入深度调整期》

评材料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玻利瓦尔(1783—1830年),通称西蒙·玻利瓦尔,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与圣马丁遥相呼应,为南美洲脱离西班牙帝国统治而独立发挥了关键作用,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领袖,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最杰出的领袖之一。

玻利瓦尔在1799—1803年曾去西班牙学习哲学、历史和文学,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的许多地方,亲眼看到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深受鼓舞。

在欧洲,玻利瓦尔遇到了他的老师罗德里格斯。老师鼓励他积极投身到争取美洲解放的革命中去,并对他说:已经到了把西班牙人赶出美洲的时候了,你应该去完成这件事。玻利瓦尔当即向老师表示:“我准备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这个事业。我以自己的人性和生命宣誓,在我没有打碎西班牙束缚着我的祖国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要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也不会安静。”这些誓言成玻利瓦尔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从此以后,他返回祖国,投身于为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洪流。

1810—1830年期间他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的独立战争,建立了联合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及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是南美共和制度的奠基者。

——互动百科

(1)根据材料,分析玻利瓦尔能够领导南美革命,成为一代英雄人物的原因。

(2)有人称玻利瓦尔为“南美洲的华盛顿”,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1922 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

A. 有利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B. 适应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需要

C.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集约化    D. 反映苏俄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查看答案

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 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A. 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 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 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 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查看答案

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

A. 小国寡民特点造就雅典民主政治    B. 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C. 古希腊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D. 公民政治平等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