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B。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C。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查看答案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之万物孕育于中华之文明。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将国家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看作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一般的民族国家就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人而言,过去——遥远的过去而非近现代的过去,与现在是如此的息息相关而又意义重大

——微信公众号花音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作者理解的关于中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批驳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认为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的论述,曾经出现在不同时期。比如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后,出现过经济全球化“高峰期”已过的判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全球资本主义模式存在根本缺陷,国家干预的发展模式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他们认为全球化时代已失去。有的西方学者最近宣称,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其论据是:美国领导人的更迭;英国退出欧盟……与此同时,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危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

我国的学者并不认为全球化趋势已停止,而认为经济全球化当前处于深度调整期,出现了“新常态”。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欧洲难民潮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现象。经济全球化遭遇到国内保护主义上升、民族主义抬头、宗教冲突与地缘政治危机扩大等挑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整合速度放慢,甚至局部倒退,这些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失衡发展的反映,同时也有发达国家侦测失误造成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管理决策失误较集中体现于中东地区。

——摘编自王勇等《“全球化”并未结束正进入深度调整期》

评材料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