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废除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C 【解析】辫发之争表面看来是社会习俗之争,实质是专治与民主之争,在孙中山先生看来,满清入关强迫汉人蓄辫易服,实际上是行专制统治,力倡剪辫就是废除专制统治之革命行为,故答案选C,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查看答案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之万物孕育于中华之文明。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将国家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看作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一般的民族国家就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人而言,过去——遥远的过去而非近现代的过去,与现在是如此的息息相关而又意义重大

——微信公众号花音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作者理解的关于中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批驳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