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 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 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 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
A. 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
B. 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
C. 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
D. 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
汉唐以来,众多的外来文明落脚中华大地,尤其是由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冲突和融通的过程,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发展成为与中华本士的儒、道两鼎足而立的中华主体文化之一。这说明
A. 中外文明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B. 中国儒家尊大敬祖的观念受到冲击
C. 印度佛教文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接纳力和融合力
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 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 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 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D. 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礼记,祭统》载:“忠臣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孝经》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村。这反映中国古代社会
A. 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 B.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君子专制统治的建立 D.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的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的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崇拜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晴外交面临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制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念,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制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浅谈李鸿章的功与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外交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