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在客观上

A. 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很缓慢

B. 导致商品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

C. 推动了官营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顺利发展

 

A 【解析】古代重农抑商措施保护农业,限制商业,促使中国新经济因素缓慢发展,故A正确;B中长落后说法错误;C中生产关系变革错误;D中顺利发展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这表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C. 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D. 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或外迁,或裁并,或疏散;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是当时各级革委会普遍重视的工作。黑龙江省把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全民皆兵。东北地区出现的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因为

A. 边境局势的持续紧张

B. “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影响

C. 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D. 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1940年初.毛泽东撰文指出:我们高举新三民主义的旗帜,其关键在于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内涵。这一表述反映当时

A.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巨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发展

C. 国内抗战形势发生较大变化

D. 党派政权之争大于民族利益

 

查看答案

1889年4月,日本参谋本部收到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耽耽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这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旨在

A.占领中国与列强对杭             B.教训腐败的消政府

C. 与列强共享在华利益             D.转移国内政治危机

 

查看答案

不丹,清政府文书译为“布噜克巴”,是清代在喜马拉雅南麓的藩属。1864年,英印从孟加拉和阿萨姆两路进击不丹,最终不丹不敌。根据1865年合约,不丹交出与印度交界的18个山口,割让噶伦堡给英国。英印的这一做法

A. 体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野心

B. 暴露了英国企图谋求南亚的霸权

C. 加剧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边疆危机

D. 违反了当时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