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
A. 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 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C. 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D. 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14个乡1953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1.29%,比1952年增加了550%.出卖的土地数量占土地总量的0.22%,比1952年增加506.93%。另据同一时期对河南省9个乡的调查发现,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09%.买入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2.88%。这些现象的出现
A. 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 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成效有限
C. 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
D. 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B. 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
C. 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 D. 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清政府财政收入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B.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西方国家进行商品输出
D.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海外殖民者斥资购买大量土地,他们认为:“在危机时刻,一棵橄榄树和一寸土地都是最后的藏身之所。”下列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认识是
A. 领土扩张是殖民的主要动力
B. 种植园经济是葡萄牙的主要殖民方式
C. 葡萄牙新经济因素发展受阻
D. 殖民者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文史哲》中说:“我国自明代起,棉布即逐步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中叶,已有每年约三亿匹(按标准土布每匹3.633方码计)商品布的市场,并出口国外。”但在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中,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古代社会出现这一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 棉花传人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