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④

 

C 【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①很明显符合,1921年中共诞生;②国民革命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未彻底推翻,排除;③应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时间不符;④是指1938年台儿庄大捷。时间符合。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A. 召开国民党一大

B. 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 整编国民革命军

D. 发动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 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 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 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 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查看答案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月20日9月10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月6 日至翌年1月24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