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仅仅分析15个省都督的情况,没有涉及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虽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项。全国15个省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了辛亥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明显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 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确立“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

C. 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D. 提出“打倒美帝苏修”的主张

 

查看答案

“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查看答案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 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查看答案

1945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进行了窑洞对话。黄炎培在谈到历史发展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建立民主法制制度,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B. 实行一五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进行三大改造,努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 抗美援朝,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