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在新政前讲的一番话“采用一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在新政前讲的一番话“采用一种方法并进行试验,这是一种常识。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试验其他方法。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进行试验。”第35任总统肯尼迪竞选演说中的一部分“我想要的美国不是‘假如,第一’;不是‘第一,但是’;不是‘当……时,第一’;不是‘也许,第一’;而是‘第一,句号’。”

——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

根据材料并运用世界近代史某一个国家的相关知识,围绕“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说明:论题切合题意且明确 阐述史实符合要求且表述清楚。总结呼应主题 一等所拟论题切合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所拟论题接近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较严密,表述较为清楚。 三等所拟论题偏离题意,阐述史实欠正确,表述不清楚。 示例论题:政府正确决策(抓住机遇)能够推动国家迅速发展。 阐述(以英国为例):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大西洋沿岸中心地位的机遇,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开展海外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通过暴力和妥协方式,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提供政治保障;③制定专利法,成立皇家科学会等,鼓励发明创造,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成就,引领时代;④通过殖民战争、扩张,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推动英国社会生产的发展;⑤开展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 阐述(以美国为例): ①殖民地时代,各州模仿英国建立议会等相对自由的制度,创办学校培养人才,推动殖民地经济发展;②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③利用远离旧大陆的优越地理位置,制定先美洲后世界的扩张政策,积聚力量;④工业革命期间,结合本国地广人稀等实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19世纪末工业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⑤利用一战,大发战争横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到战后的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总之,一个国家能够抓住机遇,制定正确的政策,就能推动国家(社会)跨跃式的发展,引领世界潮流。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本题根据材料“采用一种方法并进行试验,这是一种常识。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试验其他方法。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进行试验”并结合世界近代史某一个国家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例如:政府正确决策能够推动国家迅速发展。再结合英国或美国相关知识从重商主义、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鼓励发明创造、开展工业革命等方面阐述英国的论题;再从殖民地经济发展、1787年宪法、优越地理位置、工业革命、大发战争横财等方面阐述美国的论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行是1685年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外贸商行,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海外贸易。1757年,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1842年,十三行贸易特权被取消,1856年,十三行毁于大火。

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当时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19世纪初,贸易垄断权被逐渐取消,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是从政府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的相同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广州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设立对该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东印度公司和十三行这两个外贸公司都在19世纪中期消失,为什么?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由此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的主要动机是

A. 按照美国的需要来重塑欧洲

B. 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 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

D. 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查看答案

一战前,英国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阶层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以此获取利润,在国内大量修建狩猎场和赛马场,这一变化反映英国

A. 国际金融竞争力下降

B. 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 社会创新氛围不足

D. 第三产业得以兴起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到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 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 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 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 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 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B.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 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D. 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