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音乐发展迅速

D. 等级制度森严

 

D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到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因等级而不同,这反映出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森严,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贵族生活腐化,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君主权力高度集中,故B错误;材料主旨显然不是强调音乐发展迅速,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B.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C. 以婚姻关系来划分等级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坤一(1830——1902)曾任两广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等职,在晚清的外交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南互保”。

在清政府决定对列强宣战后,为了维护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入侵,他与东南各省的督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相互联系,达成在东南等地“互保”的意愿。但要列强同意并承认就必须与列强签订“互保”的协定,这样才能符合国际公法,被列强承认。然而在具体的接触和磋商中,英国欲派军舰进入长江协同保护,这令刘坤一进退两难,同意就是扩大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如果不同意,就会使得英国以此为借口阻碍“互保”进程。为稳住英国,刘坤一一方面在长江沿岸添派重兵以防英舰。另一方面,刘坤一电令晚清驻外国使节,让他们展开外交工作去遏制英国的企图,这一举措收到了非常好的回应。后来,在1900年6月24日,正式签署了《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正式形成。

——摘编自周源《论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用》

注:“东南互保”指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东南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

(1)根据材料,简要评价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互保”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第二部分“盟国的权力”中关于“与日本政府的关系”规定,“最高统帅将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构及其代理机构行使其权力,但以能圆满地推行美国的政策为度”。美军进占日本之初,由于对日作战刚刚取得最后胜利,推行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两大原则为指导思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整肃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

材料二《波茨坦公告》第十一条对日本赔偿问题的原则是:“日本将被准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美国占领日本初期,对处理日本赔偿问题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关于“经济上的非军国主义化”的规定严厉要求:“日本军事力量的现有经济基础,必须加以摧毁,并且不容许其恢复。”美国最初打算大量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作为赔偿,并在分配时向中国倾斜。1949年5月12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实施1947年4月开始的拆迁赔偿方案。两年来实际拆迁的日本军工企业只有17家陆海军兵工厂,拆迁的机器设备16736台(件)。中国的对日索赔也半途而废。

——摘编自徐康明《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下的日本拆迁赔偿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占领当局主导推行二战后日本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赔偿问题的重要性,分析美国停止日本拆迁赔偿计划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辽太宗把幽云十六州并入辽朝版图……客观上加剧了辽朝南北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辽朝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到中原政权的统治制度、典章文物以及建立在发达的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封建文明的各个方面,这些使契丹贵族在大开眼界的同时,更刺激了他们广土众民的政治欲望,不以统治塞北一隅为满足。……随着投靠辽朝的汉族官僚日益增多,辽朝即模仿中原政权的职官制度设官以安置之。辽朝“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朝的南面官制度由此建立,并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摘编自王德忠《论辽朝“因俗而制”统治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辽太宗改革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宗政治改革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在新政前讲的一番话“采用一种方法并进行试验,这是一种常识。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试验其他方法。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进行试验。”第35任总统肯尼迪竞选演说中的一部分“我想要的美国不是‘假如,第一’;不是‘第一,但是’;不是‘当……时,第一’;不是‘也许,第一’;而是‘第一,句号’。”

——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

根据材料并运用世界近代史某一个国家的相关知识,围绕“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