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探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究一:辉煌历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

探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究一:辉煌历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某生搜集了一系列关于中共活动的资料,并以“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来概括中共的奋斗过程。

(1)请指出其中“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的标准性事件是什么?

探究二:“求是精神”。实事求是,是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的思想路线。以下是某生以“中共的实事求是精神”为主题收集的资料:

(2)材料整理需要去伪存真,请按主题要求进行归类(合理、不合理)。

(3)请从合理的资料中任选三个,分别说明合理的理由。

 

(1)日出东方:中共一大星火燎原: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力挽狂澜:遵义会议 灯塔指引:中共七大进京赶考: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合理:中共二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瓦窑会议、一国两制; 不合理:第五次反围剿、红卫兵运动; (3)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制定了符合当时革命要求的、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瓦窑堡会议:会上正确分析了华北事变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即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虑历史和现实因素而制定的。历史因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现实因素:长久以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一国两制:是在既考虑大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又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提出来的。 【解析】(1)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共一大、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等史实指出“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的标准性事件是什么。 (2)本题据题干“中共的实事求是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将中共二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瓦窑会议、一国两制归入合理材料;将第五次反围剿、红卫兵运动归入不合理材料。 (3)本题据中共二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瓦窑会议、一国两制等史实即可任选三个,例如:中共二大:可以从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制定党的最低纲领等方面说明合理的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2)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时间是何时?与“一边倒”方针相比所体现的变化主要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晓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多次出现“自然界”一词,这似乎提醒我们,两者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系的原理及哲学》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以习惯法为基础,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等条款,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子说:杀人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蒙古人带有原始草原部落的传统入主中原,因此元朝法律还有,子殴死杀父仇人,不但无罪,还能得到仇家五十两丧葬费的赔偿。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法律的相同点。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查看答案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的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标志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废分封置郡县

推动了官僚政治形成

另起炉灶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A.

B.

C.

D.

 

查看答案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③公民法到万民法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 缓和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 废除奴隶制,让奴隶获得自由

C. 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