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肯定中西文化各有长短,主张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与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无关,排除B。李大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没有改变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的绝对化倾向,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而不是重新确立文化自信,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此材料可印证

A. 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

B. 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

C.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

D. 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内容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1.基督教传教

只限于签约国国民

受清朝政府的保护

2.内地旅行权

限制在居留地内

全国各地

3.外国军队干涉内政

英国军舰可自由入港

4.外国人干预关税行政

外国人任总税务司职

5.支付赔款

有(在《北京条約》中已有规定)

6.割让领土

九龙(同上)

7.居住地区的外国人管理机构

事实上没有形成

租界工部局

8.鸦片条款

明确禁运

《南京条约》中无记载,《天津条约》的附则中明确表明其合法性

 

 

A. 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B.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

C. 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

D. 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明代浙江丽水的银矿经营,规模之大、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渤海陈氏族谱》中的村图(局部)记载了几个小村落与诸多大型私营银矿矿山的位置。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古代纺织业已有相当大规模

B.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列强儒侵刺激民族工业产生

D. 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代书院是民间性质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下面是宋代六大著名书院的分布图。这可说明宋代

A. 江南地区文化比较繁荣

B. 儒学得到蓬勃的发展

C. 政治与文化中心一致

D. 书院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