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A. 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 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 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 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A. 内容非常广博
B. 适应社会发展
C. 实现权力制衡
D. 蕴含自由观念
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积极寻找包括储备货币多元化在内的各种方案来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代表性事件有欧洲货币一体化、日本等国追求本币国际化等。出现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B.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C. 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圣母主题绘画。图二与图一的不同说明
A. 人是衡量世界万物的尺度
B. 追求人性的美体现了思想解放
C. 封建专制是民主和自由的天敌
D. 神圣仪式才是信仰虔诚的体现
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 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B. 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
C. 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D. 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在古希腊智者学派中,普罗狄柯否认神,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而克里底亚认为,神不关心人的命运。这些观点
A. 标志着民主政治的起源
B. 摆脱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
C. 树立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使哲学成为研究宗教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