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表明政府意在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解析】根据材料“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信息可知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容,A项错误;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不是政府的本意,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发展农业生产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C项错误。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查看答案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推动力封建专制的发展

D.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查看答案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既然组织了民兵,就需要占有一定的训练和执行任务的时间;既然占时间,民兵就要在生产上误工,而这些误工,就需要国家来补贴一定工分。假如平均每人每年补贴二十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以五角计算,那么总计得补贴二亿元。如果国家不补贴,而规定由公社或生产大队来补贴,当地群众会有不满意情绪的。如果完全不补贴,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上,民兵收入就要比别人少些,这样,除有少数政治觉悟比较高、不讲代价、奋勇工作的民兵同志外,一般说来,民兵本人及其家庭就可能产生不满意情绪。这种不满意,就会给民兵工作带来损失。

                          _________节选自1962年《彭德怀给党中央的信》

(1)根据材料,概括彭德怀关于民兵制度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怀写这封信的背景和他被后人尊敬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