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C. 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D.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由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这种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看重华侨的经济实力,吸引华侨回国投身建设,减轻财政危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项正确。清政府由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体现了观念的变化,但不能说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排除B。根源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有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鸿章认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由此可见,李鸿章办洋务是为了

A. 帮助政府与民争利

B. 壮大清朝军事力量

C. 改善人民物质生活

D. 引导民资投资工业

 

查看答案

下表为从上海进口(靠港)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

进口船只数目

货物载重

1844

44艘

8534吨

1849

133艘

52547吨

1852

182艘

78165吨

1855

437艘

157191吨

 

 

A. 西方加速资本输出

B.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 列强开埠通商意图

D. 上海航运国内领先

 

查看答案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中人之家,朝炊夕负米而入者,项背相望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生活资料全赖市场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这有利于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查看答案

陈乃乾在《三国志平话》跋中说:“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这说明宋元时期

A. 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实用科技发展

B. 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C. 理学兴起奠定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

D. 社会变动促成主流文学形式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