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 传...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 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B.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D 【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出口的机器产品是在增加的,而机器产品属于工业,所以示意图是能够反映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示意图是看不出“质量”下降的,也看不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的商品输出而非列强的资本输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C. 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D.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由此可见,李鸿章办洋务是为了

A. 帮助政府与民争利

B. 壮大清朝军事力量

C. 改善人民物质生活

D. 引导民资投资工业

 

查看答案

下表为从上海进口(靠港)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

进口船只数目

货物载重

1844

44艘

8534吨

1849

133艘

52547吨

1852

182艘

78165吨

1855

437艘

157191吨

 

 

A. 西方加速资本输出

B.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 列强开埠通商意图

D. 上海航运国内领先

 

查看答案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中人之家,朝炊夕负米而入者,项背相望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生活资料全赖市场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这有利于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