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 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 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 工匠水平的高超
《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说明
A. 汉高祖已认识到了秦亡之原因
B. 汉初封建王侯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C. 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 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国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 军功授爵制遭到破坏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
A. 官僚制度正式建立
B. 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
C. 宗法制度日趋瓦解
D. 分封制下统治秩序遭破坏
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B. 强调尊老爱幼
C. 强调血缘纽带
D. 不利于宗族凝聚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陶行知,原名文溶,早年改名知行,后又改名行知。1918年夏,他发表了《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造就生利人物,则“国无游民,民无废才”。这种将职业、教育和生活、国家利益相联系的设想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表现,也是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思想基础。1923年他和朱其慧、晏阳初等共同倡议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他指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中国以农立国,100个人中有85个住在乡村,平民教育必须普遍的办。……在以后的数年里,陶行知从这种救国救民的平民教育发展中,充实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内容。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