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于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的原则,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主要原因是

A. 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 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美国独立以后,各州对外贸易政策因利害关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十分混乱,各州越来越要求对国外输入美国各地的货物征收关税,并详细规定与外国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市场、扩大国内贸易和发展美国经济。这表明

A. 美国此时尚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

B. 邦联结构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落后

C. 各州就制订相关法律已达成一致

D. 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成为大势所趋

 

查看答案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洲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 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 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C. 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D. 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查看答案

“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

A. 国王

B. 议会

C. 首相

D. 内阁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材料表明该法案

A. 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B. 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C. 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D. 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