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 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 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 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 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A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可知,这种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是过分强调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征服,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质,A项正确。题干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质,而没有涉及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反对侵略的正义性,排除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反而企图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侵略的本质,排除C。D项的说法错误,题干信息没有科学、辩证分析地鸦片战争,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

A. 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

B. 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C.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D. 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主要原因是

A. 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 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美国独立以后,各州对外贸易政策因利害关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十分混乱,各州越来越要求对国外输入美国各地的货物征收关税,并详细规定与外国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市场、扩大国内贸易和发展美国经济。这表明

A. 美国此时尚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

B. 邦联结构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落后

C. 各州就制订相关法律已达成一致

D. 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成为大势所趋

 

查看答案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洲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 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 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C. 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D. 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