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罗马法原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对近代欧美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特点: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或答主权在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或答法律至上);公民无论贫富(或者有才干)均可担任公职(或答公民内部相对平等) (2)原因:古希腊主权在民和以法治形式实现权力监督的思想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这符合了近代欧美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的需要。 (3)转变:由公民法转向万民法。 原因: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突现; 原来的罗马法无法应对新变化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等信息,可从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相对平等等方面回答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可从古希腊主权在民和以法治形式实现权力监督的思想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这符合了近代欧美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的需要方面作答即可。 (3)根据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可知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突现;原来的罗马法无法应对新变化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重要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二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君权和官僚制度的关系更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当官僚制度的机器发展得不符合“君尊臣卑”的要求时,君主便要对这部机器作一次基本的调整。由于相权是处在这部机器运转的枢纽地位,因此每一次重大的调整便导致宰相制度的变更

——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材料三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任怀国《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的相似观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似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朱子语录》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录》

材料三明朝在各省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在职能上,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司则管卫所军政。这三个部门的设立,既是行政上的分工,也是对地方权力形成制约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特点。并评价这种制度。

 

查看答案

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A.并不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查看答案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 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 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 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 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

A. 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

B. 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C.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D. 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