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

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A.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 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 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 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B 【解析】试题分析: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不符合时间要求。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考研出国,自主创业是现代中国的就业选择。听党指挥,服从分配是新中国初期的就业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3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道: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4西方国家消费观的演变

时期

国家(地区)

消费观念

中世纪

欧洲

提倡禁欲、节俭、苦干,非理性节俭为主流消费观。

14-16世纪

意大利

逐渐摒弃了传统基督教的克己私欲、守贫的价值观,开始追逐一切美好的东西,由俭入奢的炫耀式消费观开始形成。

18-19世纪

英国

富人和大人物的桌子上堆满了精致、充裕的物品,足以挑起最大的骄奢淫选的欲望。过去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地进入中等阶层的消费清单。

20世纪20年代

美国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据李琴《当代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唯物史现思考——消费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消费观的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拟定的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章太炎名炳麟,祖父为国子监(即“太学”)生,父亲曾担任余杭县训导。章太炎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在相互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三代以后的历史演化也莫不如此。既然历史演化有其一贯的连续性,全盘西化断不可取。辛亥革命以前,章太炎主张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他反对实行议会制度,认为代议制不能伸张正义,只能扼杀民权。辛亥革命后,什么国会、政党、总统、宪法,这些在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搬到中国以后,都变了质,走了样,闹出了不少笑话。于是,章太炎不仅继续批判议会制度,而且否定了总统负责制、内阁负责制甚至宪法。由于找不到更理想的政治制度来代替欧美的代议制,章太炎只好转向封建主义宝库寻找武器,认为代议制“犹不如专制政体之为善也”。

——据宋仲福《章太炎的民主革命思想及其演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后政治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

材料二把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毋宁交给多数平民;法律的统治才是最好的统治。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而使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因为在这里,治者和被治者都是自由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都享受法律上的权利;有了法律可以遵循,即使统治者也不敢胡作非为,破坏法纪。

——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关于“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法”的认识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