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A 【解析】据材料“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设转运使等职将地方财政收入大半运至中央,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地方财政管理机制,不能体现宋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代,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军事权集中于皇帝,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财政方面的问题,也不能说明宋代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故D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 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 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查看答案

汉初列侯封邑,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

A. 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

B. 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C. 郡县制并未得以推行

D. 封邑经常与朝廷对抗

 

查看答案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此中央官制对应的朝代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 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B. 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 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 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宋代皇帝的意见须有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外交文书)。淳熙年间,范至能使北,宋孝宗命令他当面向金主口奏一事,遭到宰相坚决反对。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孝宗意见依然未能写进国书。这表明当时

A. 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规制

B. 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 中央政府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D. 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