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利克里说:“...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

A. 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 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C. 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 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B 【解析】《尚书·多方》中的“民主”是“民之主”的意思,主体是最高统治者,由他来做人民的主人,行使国家的权力;伯利克里眼中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即主权在民,其主体是雅典的公民,公民来行使城邦的权力;综上所述,两者主体不同,内涵相反,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对明朝内阁首辅一职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内阁首辅的设置削弱了君主专制

B. 内阁首辅一直位居百官之首

C. 内阁首辅是中枢机构的决策者

D. 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的信任

 

查看答案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查看答案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 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 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查看答案

汉初列侯封邑,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

A. 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

B. 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C. 郡县制并未得以推行

D. 封邑经常与朝廷对抗

 

查看答案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此中央官制对应的朝代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