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纪念毛主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论述》,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
A. 《井岗山的斗争》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 民主主义国家 B. 新民主主义国家
C. 资本主义国家 D. 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价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生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主主义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