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

B. 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

C. 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

D. 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来看,癸卯学制中涉及到了西方的科目设置,但是教育宗旨是中国传统思想,所以体现出一种“中国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实现了”二字;C选项与材料中的科目设置相悖;D选项时间错误,新文化运动在此之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清末“新政”

A. 完全否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是对甲午战争失败的直接反应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

A. 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部宪法

A. 建立起邦联制

B.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 实现人民主权

D. 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

 

查看答案

1688~1783年期间,英国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贵族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这种社会结构

A. 利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B. 否定了光荣革命的成果

C. 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查看答案

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推动

B. 新教伦理初步形成

C. 资本主义兴起

D. 人文主义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