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其后,共和派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并竖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落到封建军阀的手中。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孙中山目睹专制政治对人民的压迫比清代更加残暴,于是为维护共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1918年和1921年的两次护法运动。其中除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由于和渠启超、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相呼应而取得成功外,其余都失败了。

——《为什么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都失败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并简析其原因。

 

(1)确立方式相同: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件。维护方式不同:法国:宣传共和思想,发动民众参与;依靠议会,修正和补充宪法,打击复辟势力。中国:依靠武力斗争,脱高群众。 (2)结局:法国:共和制度得以巩固,稳定发展;中国: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 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参与维护共和斗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革命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破坏中国革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忠君思想浓厚。 【解析】本题考查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中法两国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共和派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和“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1918年和1921年的两次护法运动”等信息分析比较得出。 (2)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和“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原因应当从两国各自的社会状况,如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方面来分析说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破坏中国革命以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据此可得到的认识是

A. 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 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D.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查看答案

1924年苏联颁布法令,将农民所担负的各种国家实物税全部改征为货币税,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一律通过市场收购来完成。这说明

A. 国家经济实现了好转

B. 农民负担得到了减轻

C.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D. 自由贸易进一步活跃

 

查看答案

191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

A. 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B. 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

C. 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

D. 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查看答案

下表是结合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整理的关于雅典民主和现代民主比较表,据此可知

雅典民主

现代民主

发生在奴隶社会

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为小国寡民型的政治副度

为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

易于动荡、短命与退化

较为稳定、健康与持久

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

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

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于被排斥的地位

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包括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

 

 

A. 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

B. 雅典不受制约的体制将社会精英排斥殆尽

C. 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均被现代民主所克服

D. 雅典民主为现代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表明

A. 农村正进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探索

B.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起步

C. 农民长期遵守的农业税条例即将废除

D. 国家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