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

“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 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

B. 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

C. 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

D. 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

 

B 【解析】从材料中的“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出发,法国提出“舒曼计划”,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在此基础上形成欧洲煤钢联营。故答案为B项。根据材料信息,法国采取的措施应当是与德国有关,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检查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

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监察长法》

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查看答案

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孙中山力主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扩大参议院权力,如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总统在行使重要权力时,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等,最终这些条款被写入约法。这表明

A. 参议院独揽了政府实权

B. 责任内阁受到总统牵制

C. 约法中法治与人治并存

D. 约法中行政权最为弱小

 

查看答案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 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 反封建不彻底    D.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 《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 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 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 《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D. 打击了列强在华的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