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评价某启蒙思想家时说:“他对英国政制的阐述是错误的,因为他基本上把它说成...

有学者在评价某启蒙思想家时说:“他对英国政制的阐述是错误的,因为他基本上把它说成是国王、议会和法官之间的权利平衡,而实际上辉格党寡头政权操纵着国家。材料中的最有可能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B 【解析】“对英国政制的阐释是错误的,因为他基本上把它说成是国王、议会和法官之间的权力平衡”,结合所学,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故B正确;伏尔泰、卢梭、康德不涉及三权分立思想,排除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刊登在明治二十八年323号《团团珍闻》上的一副名为《春帆楼会议》的漫画(图中人物为日本国民,春帆楼为中日条约签订地点)。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 《马关条约》受到日本国民的高度关注    B. 日本上层人支持日本政府侵略中国

C. 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D. 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一步

 

查看答案

韩非子提出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的思想。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 “主妾无等,必危嫡子”

C.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查看答案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A. 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 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C. 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D. 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查看答案

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韩愈以辟佛为己任,作《谏迎佛骨》:“事佛求福,乃更得祸”。材料可反映

A. 佛教思想在唐代取得统治地位

B. 韩愈和唐宪宗宗教信仰发生冲突

C. 佛道思想并用有助于教化老百姓

D. 传统儒家思想在冲击中力求振兴

 

查看答案

宋代乡村社会出现“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乡党邻里不相存恤,惟争财竞利为事,鞭笞流血而不知止”的现象,富民筑学馆,“延四方名士,特以教其家与一乡子弟”,“以力田课僮仆,以诗书训子弟,以信义服乡闾”。材料反映宋代

A. 富民兴办义学有助于乡村教化

B. 富民兴办义学是为了培养人才

C. 富民兴办义学是为了普及生产知识

D. 富民兴办义学有效提高了族人的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