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东西。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1)社会背景: 西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代议制的完善,人权意识的增强。 中国: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 (2)不同:在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推崇理性,中国则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则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的公民,而中国则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 【解析】(1)社会背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情况,没有明确讲到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所以要回答其背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因此,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其背景是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西方的是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代议制完善,人权意识增强。 (2)不同:从材料中的“周公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行”这些信息可知在伦理道德上,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从“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身取义”、“否定神性,肯定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这些信息可知在德育内容和特点方面,中国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西方重视理性;从“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从做中学”这些内容可得出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中国重视自我的反省,西方重视实践;从“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这些内容可知,中国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人伦理道德规范的顺民,西方重视培育健全公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其先导。请观察下列几组图片:

请回答:

(1)这三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共性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对于中国传统思想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3)图三所反映的事件是在什么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4)列举史实说明邓小平在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有我们的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有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罗斯福借助秀兰•邓波儿推行新政

B. 电影可以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

C. 当时的电影主要是以经济危机为题材

D. 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查看答案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 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粱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大力鼓吹王阳明的心学,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他们反复引述、极力椎崇的王阳明的思想观点可能是

A. “知善知恶是良知”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人皆可以为尧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