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

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 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 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 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传统观念导致只学习西方表面的东西,而不利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转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当时的留学教育不利于社会的转型而非危及清朝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留学教育的弊端而非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教育的半殖民地化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A. 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

A. 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

B. 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C. 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

D. 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东西。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查看答案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其先导。请观察下列几组图片:

请回答:

(1)这三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共性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对于中国传统思想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3)图三所反映的事件是在什么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4)列举史实说明邓小平在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有我们的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有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罗斯福借助秀兰•邓波儿推行新政

B. 电影可以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

C. 当时的电影主要是以经济危机为题材

D. 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