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抒发了杜丽娘出自本性的热爱自然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情感,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实现。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及其故事搬上舞台,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

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

材料三莎士比亚戏剧应和着文艺复兴的声势,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莎士比亚戏剧还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际遇:随英语世界扩张和世界文化的西潮东渐之风浸润到各大洲,最终传遍了全球。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二,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后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1)有利社会条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不同:内容与主题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题材范围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创作语言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 (2)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用语通俗等特点,便于传播;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和永恒价值;17世纪以后的殖民扩张,使英语覆盖的地域剧增,莎士比亚的作品随之扩大了影响力,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逐渐增多。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即可。第二小问相同方面:根据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热爱自然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情感,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实现”“ 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即可概括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关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不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内容与主题”“ 题材范围”“ 创作语言”等方面进行概括。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17世纪后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内容、题材、语言)、实质、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844—1851年上海茶出口量及出口价格统计表,此表反映出

A. 上海替代广州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B. 列强控制下茶叶出口利润丧失殆尽

C. 鸦片战争后中国银贵钱贱的状况

D. 太平天国起义抑制了上海茶叶贸易

 

查看答案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A.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 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八股取士禁镏人们的思想

D. 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查看答案

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 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 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 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查看答案

法国保王派成员卢罗在议会中发言指出:“我们未能使国家建立我们所偏爱的制度,这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必须有勇气对此表示赞同,在那些不要君主制而要共和制的人和那些不要共和制只要君主制的人的争执中,必须接受唯一可能的事物,……那就是共和国。”材料说明

A. 法国大革命推翻专制君主确立共和政体

B. 法国大革命成果面临着丧失殆尽的危险

C. 资产阶级各派就法国政体问题达成妥协

D. 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君主派的复辟企图

 

查看答案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疟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这反映了

A.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湿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

D.北朝之时,胡族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