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代划分行政区在兼顾“山川形便”指导思想下,更突出“犬牙交错”原则,将环境差异大...

元代划分行政区在兼顾“山川形便”指导思想下,更突出“犬牙交错”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元政府这样做是为

A. 防止地方凭险割据出现

B.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C. 鼓励统治区域文化交流

D.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A 【解析】元朝以前行政区划大多是依靠山川地形来划分,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元朝打破这一依据自然地形划分的形势,故A正确;行省属于地方制度,属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故B错误;行省目的是加强统治,不是促进经济交流,故C和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

A. 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 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

D. 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君权的弱化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家族社会和睦

B. 贵族王位世袭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分封等级森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天津华明镇                          瑞士小村镇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