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A. 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 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 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据统计,在英国各届国会担任国家职务的人员中,完全隶属于国王的官吏: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有271人,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有257人,1782年改革后仍有109人。材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
A. 英国国王的权力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完全依附于国王
C. 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渐进的过程 D. 英国国王有权干涉国会议员的选举
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这表明罗马法
A. 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
B. 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C. 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
D. 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公民到狄奥尼索斯(“葡萄酒神”)剧场看戏不仅不用买票,还享有观剧津贴。同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一样,该剧场还是雅典城邦主要的辩论场所之一。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剧场成为新的政治机构 B. 城邦活动深受宗教影响
C. 公民生活具有政治色彩 D. 民主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题文)读清代中期不同年份记载的垦荒耕地数额(单位:亩)表。对表中垦荒耕地数变化的原因,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A. 社会垦荒能力下降
B. 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 重农政策有所改变
D.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A. 中原地区足棉花主产区域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
D. 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