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D.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符合题干中最初觉醒的要求,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B、D项与题干要求“最初觉醒”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某一时期同类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秦国商鞅颁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西汉孝廉察举本以德行取人,东汉末年则增设了“授试以职”之法,郡国对被举者先以吏职相试,试用期间表现出了行政才能,方可察举到中央去。这一变化反映了

A. 郡国权力膨胀威胁中央

B. 官吏选拔更注重实际能力

C. 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D. 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衰落

 

查看答案

下图是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郡望分布图。据此可推知,当时

A. 中原地区文化昌盛

B. 南方尚未得到开发

C. 边疆缺乏有效管理

D. 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征叙怀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高骈(唐朝)

材料二

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严重民族危机。孙中山同当时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一样,对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严重局势有清醒的认识,“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孙中山认为,中国“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而形成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卖国造成的。“欲免瓜分,非先例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摘编自孙中山1904年《驳保皇报书

材料三

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骈与孙中山的爱国观念的差异及其原因。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及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