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两方思湖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3分)

(2)材料二认为,近代西方道德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又是什么?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1)原因: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除。旗帜:民主与科学。 答案之一:赞同此评价。理由: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答案之二:不赞同此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 (2)根源: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障碍:封建伦理纲常。 史实: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1)据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可以知道,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除;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 (2)由材料“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可见李大钊认为近代两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由材料“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可见李大钊认为最大的障碍是封建伦理纲常。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在“器物”层次方面,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我们可以赞同,因为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族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我们可以不赞同,因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根据材料,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史不同时期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查看答案

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 舒伯特

B. 舒曼

C. 柴可夫斯基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A. 《唐璜》

B. 《老人与海》

C. 《百年孤独》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荒诞派

B. 浪漫派

C. 现代派

D. 印象派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的诗人普希金,在其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优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对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A. 热情歌颂现实,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理性时代

B. 对现实不满,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抨击当时社会

C. 忠实描写现实,深刻揭露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弊端

D. 关注现实,强调社会应该满足人的平等自由愿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