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 乐队 乐舞 王 四面 八...

如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

乐队

乐舞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A.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C. 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解析】表格中没有涉及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周天子的态度,故B项排除;表格中王、诸侯等所用歌舞规模的大小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差别,故C项正确;权力的高度集中出现在秦朝,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时期,后世的中国文明,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相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所以立法权和执行权往往是分立的。            

――洛克《政府论》下篇

材料二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

材料三  必须以设计政府的内部结构来弥补这种缺陷,使其政府各部门凭借彼此的相互关系,彼此约束,各使对方不能逾越自己的特殊范围。

――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洛克和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异同。

(2)据材料三指出,年轻的美国是怎样设计政府内部结构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在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现。1920年在该学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通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代以现代语体文,至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49一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最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年份

合计

综合大学

工业大学

农业院校

林业院校

医药院校

师范院校

语文院校

财经院校

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其他院校

1949年

205

49

28

18

-

22

12

11

11

7

2

18

27

1950年

193

50

27

17

-

16

12

6

12

3

2

18

20

1951年

206

47

36

15

-

27

30

8

19

1

1

18

4

1952年

201

22

43

25

3

31

33

8

12

3

2

15

4

1953年

181

14

38

26

3

29

33

8

6

4

4

15

1

1954年

188

14

40

26

3

28

39

8

5

4

6

14

1

1955年

194

14

42

26

3

28

42

8

5

5

6

14

1

1956年

227

15

48

28

3

37

55

8

5

5

6

16

1

1957年

229

17

44

28

3

37

58

8

5

5

6

17

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实施教育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两方思湖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3分)

(2)材料二认为,近代西方道德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又是什么?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根据材料,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史不同时期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