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北宋﹞王安石《周公》

材料三: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有这样一种政体,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他做的事,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他做的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奉法者强则国强”和“立善法”的背景,落实“立善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三的二层含义及其关系,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二的本质区别。

 

(1)“奉法者强则国强”的背景: ①战国七雄为争夺土地人口而先后变法。②新兴地主阶级厉行法治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确立封建统治。③韩非子希望自己的主张使韩国强大。 “立善法”背景: ①北宋中期,积贫积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②许多原有法令制度 在内忧外患面前无能为力。 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具体方法:办学校,编教材,培养变法人才。 (2)含义及其关系:权力制衡是维护自由的前提。本质区别:“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政治构想。“奉法”“立善法”是为了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包括三个小问,分别涉及两个“背景”和一个“特点”,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而本问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关于第一、二小问的两个“背景”,根据两则材料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关于第三小问的“特点”,主要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等,归纳、概括得出,即通过办学校,编教材,培养国家的系列变法人才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形成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他做的事”等,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两层含义及关系,第一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二小问,具有较大难度,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以把握其本质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两则材料的“奉法”和“立善法”是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材料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政治构想,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

《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的深刻含义是(  )

A.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 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 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说: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己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命令权),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审驳权),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据此可知唐朝的三省制

A. 进一步削弱了君权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着春。这段话和下列哪一事物有关

A、王羲之的行书                   B、京剧

C、文人画                         D、宋词

 

查看答案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