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实业救国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

C.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大力推动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产业转型

 

B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进口商品品种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对轻工业产品国外依赖减少,对重工业产品需求较大,这是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的结果,故选B;A 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我国产业转型,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湖南“兴学热”和“留日热”独步一时1904年占全国留日生的11%;1909年各级小学堂达113所,学生43310人;普通中学堂50余所,居全国第一。湖南近代教育领先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败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B. 湖南资本主义经济领先全国

C. 清末新政推动近代教育改革

D. 湖南地方官员视野更加开阔

 

查看答案

晚清政府失行领备立宪后,梁启超评价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先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材料主要表明梁启超

A. 认为改良道路在中国很难行得通

B. 主张走自下而上的革命救国道路

C. 强调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D. 断定清廷专制必然导致革命爆发

 

查看答案

以下为《时报》用登的漫画《中国现形记》,该漫画最有可能出现于

A.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

D. 辛亥革命前的20世纪

 

查看答案

某作者在其博客《晚清“春天的故事”》一文中提到,“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该作者描述的现象

A. 是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 违背了中国近代客观的历史事实

C. 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承认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查看答案

1876年李鸿章在与英国谈判订立《烟台条约》时,提出“人皆震惊于添口之多,无论口岸非自我准添也,添十口与添一口利害轻审适均,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李鸿章意在

A. 极力为自己长期的软弱外交辩护

B. 强调中国应该效仿西方开埠通商

C. 掩饰清政府长期以来的卖国行为

D. 指出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