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就中国来说,丝路贸易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正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其既能满足统治阶级特殊的消费性需要,还能带来高额利润,因而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

——于倩《古丝绸之路贸易规律探析》

材料二  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

材料三  在17世纪中叶,利物浦的人口不到4000,一年上交的船税只有可怜的12英镑。1709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200多名奴隶,获利4000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它的城市人口在70年间翻了7倍,18世纪末上缴的船税达到了60多万英镑。根据英国史学家的统计,在1795年,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占到了英国奴隶贸易的62.5%,占到了欧洲贩奴贸易总额的40%,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利物浦这座城市“没有一块砖不渗透着奴隶的鲜血”。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编委会《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丝路贸易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异同。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特点:古丝路贸易与中国商品生产同步发展,与消费需求扩大同步发展。国家对贸易的态度和政策直接影响古丝路贸易的兴衰。 (2)同:都加强了沿路地区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促进了沿途多种文明的交流。 异:前者更多体现经济文化交流,后者伴随着殖民扩张;前者的商品多为奢侈品,后者的商品多为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商品;前者属于地区性市场,后者属于世界市场。 (3)影响: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解析】(1)由材料“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得出特点为古丝路贸易与中国商品生产同步发展,与消费需求扩大同步发展。“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得出特点为国家对贸易的态度和政策直接影响古丝路贸易的兴衰。 (2)古丝路贸易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结果和影响相同,但是方式手段和范围不一样。 就结果和影响来看,二者都“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古丝路贸易的“生产技术”交流,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都加强了沿路地区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促进了沿途多种文明的交流。 从方式上来看,前者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的需求”等具体的物质层面,更多体现经济文化交流, 后者伴随着“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从内容上来讲,前者“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后者“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多为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商品。 从范围上来看,前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是地区性的市场;后者“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属于世界市场。 (3)材料 “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可知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材料“城市人口在70年间翻了7倍,18世纪末上缴的船税达到了60多万英镑” “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可知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英语世界,美国没有经历任何革命也变成了一支主导的力量。法国大革命使控制着财力的商人阶级变成统治势力,取代了拥有土地的贵族们;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却没有经历过流血牺牲,甚至都没有打扰到民众的日常安宁。与过去断然决裂,会导致狂热的行为,接踵而至的可能是突然的横祸和毁灭。个人的明智,来自于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

——[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围绕材料中“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以此为主题,结合世界史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中书省,以防止大权旁落,还以“皇明祖训”的形式,规定后代子孙一概不许设立丞相,如有提议设丞相的就以奸臣论处。然而,皇帝日理万机,终须有人辅佐,于是,明成祖时正式创立了内阁制度。所谓内阁,就是以一些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政务,协助皇帝。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充当顾问,票拟批答。后来内阁逐渐

升级扩大,阁臣中有一人总负责,称为首辅。到嘉靖、万历时,内阁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不是宰相的宰相,嘉靖帝自己也说,内阁首辅,“虽无相名,实有相权”。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人才成为议会中席位较多的党派。这就不难看出,辉格党人在1695年的胜利不是他们组阁的原因,而是结果。这种先组织内阁,后得到选民认可的史实,说明当时有内阁而无责任内阁制。而且,不仅1694年内阁是如此组成的,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又称“责任政府制”或“代议政府制”,处于资产阶级内阁制的较高发展阶段。它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构的核心——内阁,由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随着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和虚君制的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责任内阁制原则增添了不少新内容。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内阁职权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内阁演变为责任内阁制的政治前提,并指出其与明代内阁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 古典主义流派    B. 现实主义流派    C. 浪漫主义流派    D. 现代主义流派

 

查看答案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认为,“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它们从自身把网子结起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自己的一种力量”指的是

A. 人文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唯物主义    D. 民族主义

 

查看答案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A. 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 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 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