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作用。

 

(1)原因: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逐步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藩镇割据,赋税紊乱,中央财政困难;唐王朝缓解财政危机,巩周国家政权的需要。 (2)作用: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财政危机;中央财政实力加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周了国家政权;适应并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土地利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河。 【解析】(1)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后,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可以得出政治上安史之乱以后,均田制逐步瓦解;从“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可以得出藩镇割据,赋税紊乱,中央财政困难;从“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可以得出唐王朝缓解财政危机,巩固国家政权的需要。 (2)本小问的作用,根据材料“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可知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为解决“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得出中央财政实力加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国家政权;根据材料“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得出适应并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得出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邵新力《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几种主要的模式》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在遇到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在当时,经过皇帝的认可,《春秋决狱》成为司法实践的依据,起了“判例法”的作用,故该书获得了立法意义,而体现在该书中的儒家道德原则变成了法律原则。“春秋决狱”在汉代成为风气。事实上,汉代儒家士大夫不但据《春秋》之经义断狱,而且还扩大范围,根据其他的儒家经典断狱,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之风的盛行,又开启了引经注律的风气。当儒生的法律解释著作得到皇帝的批准而具有法律效力的时候,法律也就儒家化了。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随着居住在罗马的外来自由民数量的增多,罗马市民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为了解决异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内部以及他们同罗马居民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公元前242年,罗马国家设置外事最高裁判官,专职处理此类案件,逐渐形成一套“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其主要来源是: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其内容绝大部分属于财产关系。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日益加强,其著述和一系列的司法实践活动,使罗马法律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法律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和罗马法律发展的异同。

 

查看答案

下图为美国皮翠拉·瑞沃莉著的《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的书的封面。该图片反映的实质是

A. 世界贸易中关税壁垒已经被取消

B. 美国的T恤可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C.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D. 经济全球化的贸易规则日渐民主

 

查看答案

美国邦联条例颁布后,当时正在为争取民主自由和反对英国的专制制度而斗争的革命者们,对于专制政府深有戒心,南方种植园主集团也反对中央集权,来自小州的代表们则一直强调州权。这说明当时美国

A. 邦联制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B. 建立联邦体制正逢其时

C. 独立后的任务更加的艰巨

D. 各政治势力间利益趋同

 

查看答案

启蒙思想家承认科学的权威化地位。他们潜在意图很可能是认同科学认知活动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以这种科学精神彰显出的研究态度来规范、引导人文领域的研究。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

A. 科学“理性”与启蒙思想具有一致性

B. 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于人文领域研究

C. 科学研究成果印证启蒙思想的正确

D. 启蒙思想家兼有科学家的身份和使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