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平均地权意图在地价上涨时国家按较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

平均地权意图在地价上涨时国家按较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实行土地国有。孙中山的这种设想

A. 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佳途径

B. 难以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

C. 是避免社会革命的最佳选择

D. 能使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实行平均地权的政策,并未有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推行土地国有制,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很难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和理解,故B项正确;实行土地国有并不能避免社会革命,故C项错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并未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4年,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A.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 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三大政策

 

查看答案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民权主义”的内涵是

A.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D. 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之时……社会之流弊未生,彼以为政治良、百事皆良,遂不注意于社会事业;及至社会事业败坏,至于今日之欧美。则欲收拾之。而转无从。”这说明孙中山

A. 要进行反帝反封建

B. 追随欧美进行政治改良

C. 主张大力发展经济

D. 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

 

查看答案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合时势要求的新解释。这一“新解释”

A. 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B. 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C. 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同

D. 说明孙中山思想的根本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