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土...

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土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这反映出

A. 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B. 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

C. 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D. 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

 

C 【解析】材料中提及导致外族入侵之原因是“我无国民故也”,提出“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的主张,显然强调了国民意识的重要性,故C正确;阶级分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B中普遍觉醒,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于民族危机的态度,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未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 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

B. 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

C. 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

D. 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 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

 入仕途径

科举制入仕

胥吏出职等

杂色入仕

开国功臣与

降归入仕

门荫入仕

入仕途径不详

人数 

540

344

162

92

306

比例

37%

24%

11%

7%

21%

 

这说明

A. 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 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 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 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 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

A. 征辟制    B. 监察制

C. 科举制    D. 九品正中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