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
A. 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
B. 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
C. 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D. 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
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B.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C. 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D. 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 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 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 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 赢得广泛支持
B. 实行直接民主
C. 是社会主义政权
D. 人民主权的特点
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的科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加剧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工人运动的推动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与首相的权限,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材料说明德国
A.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D. 政体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