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1787 年宪法第1条第10款对各州的权力有着明确限制,如不得与外国缔结条约...

美国1787 年宪法第1条第10款对各州的权力有着明确限制,如不得与外国缔结条约或结盟,不得铸造货币;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进口税或间接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另一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条约。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    B. 为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

C. 为维护三权分立的体制    D. 为体现民主共和的原则

 

A 【解析】材料强调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主要是为了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解决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无权的问题,故A选项符合题意。该做法是解决中央政府和各州的矛盾,非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故排除B项。三权分立是美国政府的运行原则,和削弱州权无关,故排除C项。 民主共和是美国宪法的原则,和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希波战争时期.雅典政坛明星阿里斯蒂德因为和地米斯托克利持有不同的观点而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查看答案

所谓往往特指公权,是国家和公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赋子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权力,是一种庄严的托付,意味着神圣的责任。对掌权者而言,断不可化公权为私器,随意挥霍、任意妄为。隋唐时期,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

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 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 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A处: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自由的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Stamp 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义日食”。殖民地居民怀有“自由情结”,将自由和权利视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政治的终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情结”乃是殖民地居民寻求独立的深层动因。

——《美国通史·第一卷·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材料二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2009年《新高考》

材料三    2007年6月27日,81岁的英国女王任命布朗为英国首相。至此,先后有11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新华网

材料四    回望中国—这个被黑格尔称为“一切例外的例外”的国家。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制度模式上照搬他国一共两次。一次是模仿西方建立宪政共和,即中华民国。二是模仿苏联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这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唯独中国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才创造了今天的经济奇迹和北京模式。这一点在2008年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弥足珍贵。

——《2008年:西方民主一元化阶段的终结》

(1)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2)依据材料四回答宪政共和模仿的是西方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中国学习苏联所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两次模仿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怎样深刻的教训?

(3)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路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