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伙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热带的土地上,花生和树薯生长茂盛,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C. 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话 D.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
1990年9月12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和东德六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在国际法上实现了统一。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中国重返联合国时,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毛主席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列宁语录:“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文革“极左”思潮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 D. 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在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国政府参看了以下宪法文件,这表明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恩格斯晚年在《卡尔·马克思(1848 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以及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文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 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 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