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睢,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
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此为民国三十六年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证词。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 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 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
C. 语言文雅受西方民主思潮影响 D. 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英国是早期购买中国生丝最多的国家,先前英人购我生丝主要用中国产的土布包裹中国生丝运往伦敦,而在1852年之后,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襄的。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伙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热带的土地上,花生和树薯生长茂盛,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C. 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话 D.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
1990年9月12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和东德六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在国际法上实现了统一。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