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以理人之要,在于清心而已。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乃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其二,敦教化(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其三,尽地利(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戎敕部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其四,擢贤良(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人。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其五,恤狱讼(性则为善,情则为恶。善恶既分,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恶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则怨叛之心生);其六,均赋役(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人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

——摘编自《北史·苏绰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魏苏绰改革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

 

(1)都为了革新时政,富国强兵;都加强教化。都重视农业,平衡赋役;选贤任能;都整顿吏治 (2)加强了统治,增强了西魏的实力,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促进了西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学生的阅读障碍是文言文翻译,解决方法是抓住关键词意译。概括材料六条诏书,通过修心整顿吏治;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风气;重视农业发展经济;选拔人才加强统治;整顿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改革赋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结合教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可知两者都为了革新时政,富国强兵;都整顿吏治,选贤任能;都重视农业,平衡赋役;都加强教化。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迁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北魏和西魏同属于少数民族,都处在国家分裂和民族的大融合的时期。同时要关注材料的注释——“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首先要理顺历史的发展脉络。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周的丞相杨坚,就是后面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综上分析,西魏苏绰改革促进了西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增强了西魏的实力,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 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查看答案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查看答案

(公元前338)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 没落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查看答案

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 imoomnesquantum  potesi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 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 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 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