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
A. 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 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 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 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A. 通判
B. 郡守
C. 中书门下
D. 三司使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 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 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 工匠水平的高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若曾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军事家。他运用世界地理知识对日本及周边国家开展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制订了一系列御倭的方略,并倡导全民抗倭,最终与戚继光等共同平定了倭寇之乱。他的军事著作如《日本图纂》、《筹海图编》、《江南经略》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筹海图编》一书广为流传,甚至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影响也非常大,此书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他反对拘守海港而不敢出洋御敌作战,强调“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他是个深知“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的卓越军事理论家。他制定了海中战法以攻船为上,其次则靠火器的作战方案,进而订立了五十条海防策略,从而确保了明中后期东南沿海的长期稳定。郑若曾不仅学识渊博,品行更是出众,深受江浙文人志士尊崇。他虽然一生为布衣,但他通过亲身参加平倭与撰写军事著述实现了自己的报国之志。
(1)根据材料,概括郑若曾的主要海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若曾海防思想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