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 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 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D.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 )
A. 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 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C. 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D. 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B. “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C. “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D.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佛教
C. 陆王心学
D. 道家